專訪管理學大師許士軍 許大師談台灣創新、傳承與創業

文: 2020.10.01 瀏覽數:15988

專訪管理學大師許士軍老師
許大師談 台灣創新、傳承與創業
文/陳書芸、許士軍‧攝影/許惠娟(EMBA經管100)、張家齊(EMBA文創108)
 
學歷:
‧美國密西根大學企管博士,1974 
‧美國密西根大學企管碩士(with distinction),1964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碩士,1959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法學士,1956
現職:
‧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
‧中華企業倫理教育協進會理事長
‧經濟部「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召集人聯席會議共同總召集人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
教育經歷: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兼主任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美國詹姆斯梅?生大學管理與行銷系客座教授
‧國立新加坡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兼行銷學群召集人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兼首任院長
‧長庚管理學院教授兼首任院長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暨校聘教授
專著(僅列出2011之後的著作,不包括論文):
‧《36個洞見開?你的經營管理腦》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系列V(天下遠見2011)
‧《掌握企業的手-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華泰文化,2012)
‧《轉型中的我國大學和管理教育》(台灣評鑑協會2009,2014)
‧《管理:一場思辯之旅》(東華書局,2020)




 
管理學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五年前,《逢甲人月刊》內容與題材剛開始轉型,承許士軍老師將他浸淫於管理學界超過半世紀的心得,轉化為精簡的文字,以專欄方式於105年3月1日起首次刊登本刊,至今不斷,已超過三十篇文章,此舉為《逢甲人月刊》雜誌大力加值。
 
特別值得在此一提的是,如今許老師將這些文章,加上其他已發表者,彙集成冊,並由東華書局出版問世。為此,本月刊特地專訪許老師有關這本書的菁華精神。
以下是訪問的內容。許教授分別就創新、華人家族企業傳承以及創業三方面的問題,提出他的觀點。
 
創新是人類進步不斷追求的境界
他說,「創新」一直都是人們熱烈討論的議題,不過,在不同時期所討論的內容並不相同。譬如台灣稍早所談的創新,主要是關於從製造業到服務業的改變。而如今所談的,則是有關如何從實體世界到數位世界的蛻變。
後一改變,有如從平面變立體;人們所面對的,乃是一種無限擴大的彈性空間。重要的是,在這新的世界裏,人們必須放棄種種舊有的觀念,才能利用新世界的資源從事創新。
問題在於,在這巨大的轉變中,人們很難擺脫原來許多牢不可破的觀念。一如在上一時代的改變中,就是由於人們一味沉溺於「追求效率」,以至於造成創新的重大阻力。
如今,在「數位轉型」的蛻變中,原有的一些經濟學觀念,如「邊際成本遞增」及「邊際效用遞減」之類觀念,在許多場合中是不適用的;又如在數位時代下「流量」取代「規模」,隨著流量增加將可創造了所謂「網路效應」價值,因此,為了創造流量,企業不惜大量「燒錢」。諸如此類,也是明顯的例子。
再說,在過去漫長時間中,企業經營乃由投資者所主宰;經營的目的,乃是為了謀求投資之最大報酬。但時至今日,企業已非完全歸屬投資者所擁有,而必須顧及所謂「利害關係人群」的福祉和利益;使得企業經營,必須有助於社會之良好運作或是永續發展,而不再以短暫或個人利益做為目標。因而所謂創新,也必須提升到有助於實現「企業社會責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或「地球生態永續發展」這一層次的目的。

 




 
 
華人的企業傳承與文化影響
有關華人家族和傳承問題。人們一向認為,家族企業乃一普遍現象,中外皆然。但是時至今日,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包括上述數位時代和企業社會責任觀念的普遍化,使得家族企業今後是否能繼續存在,可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首先,如上所述,企業今後不再是以老闆或投資者為中心,譬如依最近修訂的公司法,第一條就提到,公司雖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也要善盡其社會責任。反映這方面改變的,就是在公司董事會的組成上,除了增加獨立董事外,許多國家還設有勞工、婦女、環保之類方面的董事成員。換言之,使得公司不再是建立在私有財產權的基礎上。在這趨勢下,自然使得以財產權為基礎的家族,在企業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大為降低。
再者,隨著數位時代到來,使企業得以利用自動化,去中心化或雲端計算等各種資訊科技。使得公司的運作在相當大程度內擺脫傳統的組織結構和人為決策的影響,也因此降低了家族成員或利益對於公司的影響力。
撇開上述大趨勢不談,單純就華人家族企業傳承問題而言,主要關鍵在於華人家族重視血緣關係這一文化因素,使得所謂傳承問題受血緣關係的影響至深。這和日本企業在傳統方面重視能力顯然不同;具體言之,在日本,家族企業的傳承,除直系親屬外,也有可能會選擇女婿、養子,甚至公司內部的經理人,並不會拘泥於血緣關係。但是就華人家族企業的傳承而言,要跳出家族範圍,由外人傳承,本身就是一件相當不容易做到的事。在這文化條件下,使得華人家族企業一般只能在有限的接班人中選擇,然後加以培育。雖然在這上面,目前華人家族企業主也都很用心,但由於根本問題在於未能擺脫上述文化傳統的限制,因而構成華人家族傳承上的最大難題。

 


 
站在數位時代肩膀上的創業
最後,希望能強調一下在數位時代下的「創業」問題,也產生重大變化。
創業和創新並不相同,「創新」代表採取一種和過去不一樣的做法,而「創業」,卻是要建立一個新的事業。傳統上,人們創業,除了開始面臨資金籌措的問題外,還需要解決土地、廠房、設備和人力這些實體條件,使得創業相當不易。
然而進入數位時代,透過電子商務,和數位基本設施與服務的利用,創業者只要有構想,其他限制條件也較容易解決。譬如可以利用「群眾募資(crowdfunding)」獲得資金;可以利用已有的數位平台,幫助創業者搞定物流、廣告、銷售和流量管理等等工作;可以舉辦諸如網路比賽這類活動,獲得創意。在這種新環境下,誠如馬雲所說:「不怕你做不到,只怕你想不到」,真正關鍵的因素,在於創業者的想像力和勇氣。
今天我們討論這三方面的問題,不過是在目前大環境巨變下的特定問題而已。真正重要的是,在上述的巨大改變下,在教育方面也應該給以學生「隨著時代需求和環境而改變」(change on demand and environment)的認識,尤其對於就讀管理相關學科的學生,更應培養遠見和開放的心胸,隨時保持敏銳的好奇心,而不是只鑽研書本和理論而已。
今天上了一堂許大師寶貴的世代管理概略課程,年過八十的許大師已親身經歷過幾次時代的轉變,親眼看見因著世代不同造成管理學需要調整的地方。腦筋思路清晰、表達有條不紊,讓我們見證一位大師是不斷地在更新知識、了解新時代思維,甚至知道許多時下年輕人面臨的創業困難與方法。謝謝許大師多年來在學術上的貢獻以及做為我們終身學習的榜樣。 

 

 




 

📣逢甲人月刊8月24日(10月1日發行) 專訪台灣管理學大師...

逢甲人月刊發佈於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