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母校服務創新與行動設計中心、B型企業王道中心主任侯勝宗
引領共善的社會參與
大學伴.偏鄉善:打造銀享智融的移動服務圈
文/林昀靜(中文碩二)‧攝影/許惠娟 (EMBA經管100) 、母校秘書處、產學合作處
大學實踐—侯主任理念
台灣社會目前有有高齡化、科技化、少子化三大趨勢。侯勝宗主任提出因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緣故,家庭結構失衡,多數長者獨居由社區支撐長者未來的生活。大學也要更貼近社會,實踐社會責任,讓學生出社會後可以發揮長才,找到自己的使命與道路。
本次總共採訪B型企業王道中心侯勝宗主任與陳信宏副主任、資電學院資訊工程學系陳錫民教授、商學院統計學系劉峰旗教授等逢甲教師,老師們各自皆有帶領學生投入社會的經驗,目前已有「無障礙交通」、「伯拉罕基地」、「東石鄉學童」、「長者圍爐」等投入社會的實際案例。
無障礙交通—小驢行計畫
(www.donkeymove.org)
為了因應台灣老化趨勢,由侯勝宗教授帶領團隊共同研發的「無障礙交通聯合派遣服務系統」。於台中和平鄉實施長照交通2.0的服務,體恤年長者就醫辛苦與不便,開發到宅無障礙交通接送系統,系統相當便利,隨時可以掌控車輛移動位置,兼顧服務的品質與便利性。
長照交通2.0計畫既有助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移動,又可以幫助當地青年就業,藉由尋求當地青年二度就業,成為長照交通的司機,同時也跟社區的長者做聯結。青年司機在載客之外的時間需要進行居家探訪,了解社區銀髮族身體狀況,協助申請長照服務。
因為銀髮族行動不便,需要有放置輪椅與家人乘坐的位置,又多居住於道路崎嶇不平的山地,無法使用傳統大巴士接送。因此車款選擇使用全新進口車,一次可乘載6位,凡是符合資格的銀髮族,搭乘一趟只需要63元,是既便利又具有實質幫助的專案,目前全臺灣有九個縣市在使用小驢行服務計畫。除了補充公共運輸之不足,小驢行也發起「捐車資取代捐車輛」的募資平台,向扶輪社與社會大眾募捐愛心車資,協助經濟弱勢者的就醫就診需求。
種下希望的種子—達觀部落與東石學童
除了「無障礙交通聯合派遣服務系統」之外,逢甲大學還希望培養學生面對城鄉落差、貧富差距擴大與社會老化所需能力,鼓勵大學師生與地方共同解決問題。由逢甲大學劉峰旗老師推動「伯拉罕基地」與「東石鄉學童募資」計畫,希望能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逢甲大學劉峰旗老師帶領學生於臺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的伯拉罕基地,與達觀部落長者相處中,看到銀髮族的需求,依據需由協助撰寫募資文案,再把文案透過募資平台募資。推動「友雞生活計畫」,協助製造雞舍,鼓勵銀髮族利用家裡開放空間飼養母雞,所獲得的資源可用來支持老人家的經濟需求,透過這種方式讓年長者能夠經濟自主。
另外劉峰旗老師與學生為東石偏鄉小孩募資,讓他們到逢甲大學體驗大學生活,帶領東石鄉孩子參觀校園,讓學童感受大學生實際上課的情形。大學生亦藉由走進偏鄉,感受到學習真正的意義;激發偏鄉學童對大學生活及學習的嚮往與期待,讓這份愛與感動持續傳遞和分享。
散播人生的愛—長者圍爐
臺中市「長者圍爐」計畫,則是由逢甲大學陳信宏老師與台中市城市之光關懷協會合作,共同發起群眾募資專案,為長者圍爐募集資金,在每年圍爐夜之前,透過長者們之間的邀約,讓許多獨居長者能感受到圍爐的溫暖,齊聚同樂。
「長者圍爐」由國貿系陳信宏老師與課程學生,帶著長者玩猜歌遊戲,歌曲皆為70-80年代的金典老歌,讓長者透過遊戲回憶共同的過去。用餐時也邀請逢甲魔術社同學帶來精采的魔術表演,讓長者用餐時驚喜連連。希望臺中市「長者圍爐」活動讓學生深入走進社區,學習人生價值,同時也讓這份愛與感動持續傳遞和分享。
大手拉小手—共善產業鏈
隨著台灣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共老」的觀念逐漸興起。近來各縣市有許多大型的長照建案或共照大樓紛紛出現,長照變成一種商機。計畫團隊過去在移動及服務的成果,基本以長照的概念串連社區化的力量,用科技的想像思考。在高齡化的趨勢下,這些科技的運用在未來都可以成為「共善產業鏈」。
目前台灣「共善」產業鏈逐漸成熟,很多人希望能看到自己的付出與成果能同時展現,在本團隊APP都能立即呈現真實數據,這種方式讓投資者對於善心更有感。例如:新北市的使用數據,載客數、空趟數、達成率等都真實呈現,捐款也可以指定地區,為家鄉盡一份心力,照顧家鄉行動不便的銀髮族,做一件永遠不會結束的好事。
現在的學生已非單方面接收知識,而是要將知識學以致用,透過逢甲USR計畫,讓學生到當地了解長照中心、日照中心,了解銀髮族面對的問題,思考如何透過科技解決問題。「年老」這件事都將會發生在你我身上,每個人都會從服務者變成受惠者,因此要世代傳承,將這份「共善」延續下去,希望能大手拉小手,運用我們所開發的科技,建構共善影響圈,組成共善社會,給予台灣這塊土地更多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