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運算大師攜手逢甲數位製造合作社走進東京森美術館

文: 2020.08.04 瀏覽數:13464

國際運算大師攜手逢甲數位製造合作社
走進東京森美術館 文‧攝影/程昱維、盛郁庭
母校建築專業學院-數位製造合作社自2019年2月開幕以來,成為全台校園最大之機器人數位構築場域,積極地將最新的技術與實際的操作機會,融入全校跨域課程與研究和產學專案當中,並且延伸出獨特之數位運算、製造與機器人…等,相關創新研究技術之突破,不僅與國內知名廠商緊密合作開發當中,也吸引了不少國際單位前來交流,其中包含了國際設計與數位運算大師Michael Hansmeyer,雙方結合專業共同完成了「Muqarna Mutation」作品,並順利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中展出。
 

 
Michael此次與ROSO COOP的國際合作可以說是數位運算製造和美學的展現,因為原先Michael遍尋日本製造場的結果,都認為該工程的製作期限不足,且資源技術皆難以配合達到作品之需求。因此Michael 遍尋亞洲後,終於再連絡了逢甲大學教學的ROSO COOP場域主持人盛郁庭老師後,進行整個作品內容上的討論,包括最初的材料、構造與結構設計、加工的測試、機械手臂的規劃、施作順序、運算與安裝流程,也確認了作品所有部分,皆可在該研究場域中施作,於是便放心地將ROSO COOP定為整個作品的生產基地。
 

 
 
數位時代倚賴工業機器人精準的工藝美學
這次於日本東京六本木的森美術館所展示「Muqarna Mutation」主要利用工業機器人與其客制化之軟體所製作而成。這個懸吊於天花板大約2噸重的複雜幾何造型,由40個單元量體與約1萬4千根鋁管所構成。
Michael表示該設計:「透過運算技術,可將原為大量生產的工業用材料(擠壓鋁型材),經過運算的排列和設定後,組合轉變成精緻的裝飾構造物。此次所用的演算法,首先透過電腦對於3D幾何疊代折疊的概念,運算生成了複雜的幾何形式,再將複雜的幾何形式,搭配所找到的工業用材料,轉變成可被實際構築出之模型量體,然後再透過運算,轉換成機器人所運行的路徑,方能將此複雜的形體構成最終的結構整體。」仔細一看該作品,便會發現整個作品中的鋁管排列方式,並非單調或簡易之排列,而是利用多達30幾種鋁管(不同的長度與不同的寬度,所組成之排列組合),透過運算將其分別配置在整體的各個位置上,其複雜程度遠超越人力所能精準安排與定位,因此當這些複雜、多樣且大量的鋁圓管,分別依照電腦運算所該在的位置上呈現時,在視覺上去呈現看似複雜卻又規律的樣貌,展現出屬於數位時代的工藝美學。

 
其中Michael 也提到:「Muqarna Mutation展現了與過去人們所經驗過的構築物之不同,表達出了一種嶄新的構造物屬性,也帶來了新的體驗,使人們延伸無限之想像。」因此當遊客站在作品下方,其所釋放出的氣氛,使觀者因迷惑不解的好奇心而被深深吸引:迷失方向的感官,超負荷的感官刺激,也掩蓋了潛在的整體構成邏輯。當人們改變視角時,圖案很容易辨認,只是在無盡的反射中又消失了。」
 
客製化數位設計與製造
為了處理這樣一個極為高難度的專案,團隊利用機械手臂裝載?刀設備,並結合客製化數位運算軟體TACO-KUKA,不僅能配合本次專案客製化,?削出40多個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EPS材質基底單元量體,此作法更能夠確保每個量體的表面都是平滑整齊的。而這個流程裡的設計與路徑編程,也同樣適用在吊掛層的木板?削這一部分,因此便能夠在同一個場域中運用機械手臂同步?削EPS與夾板兩種材質,而這正是ROSO COOP極具高生產能量與數位製造能力的證明。
 


 
高強度結構測試
由於整個作品的設計、組裝方式與重量皆不易人員現場組裝,因此ROSO COOP特別請教結構顧問專家原型結構的 陳冠帆老師,對作品的結構設計給與十分大的幫助,最後才能將此重達約兩噸重之構造順利懸吊起。並且,ROSO COOP也力邀木構領域達人-與木製研 陳建同老師,擔任本次團隊進行現場施作的技術顧問,為團隊實構經驗大力提升。許多時刻提出關鍵性建議與大力幫助,並在施工期間面臨困難之時,幫助團隊提出新穎且聰明的解決方案,使得排程進度得以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陳建同老師憑藉其成熟之經驗,快速地搭建出一個模擬組裝的棚架,以驗證單元吊掛承重測試,確保之後在日本組裝所有的吊掛作品時,能運用省力且高效率的方式完成組裝。單元吊掛承重測試之後,歷經將近一個月不間斷的工作日,完成多達40個單元量體的製作。
雖然思考過了一系列的製作、測試與組裝流程,但團隊了解到若是繼續採用單元吊掛承重測試的方式進行組裝,不僅耗費人力與時間,更是充滿危險性,因此決定進一步地將裝載單元量體並運送至日本的木箱,都設想成為整個作品流程設計的一部分,如此一來當團隊在美術館施工時,便可以省略反轉單元量體的步驟,直接就可以透過滑輪組將其拉升至空中。
 




 
身在國外臨危不亂的解決能力
ROSO COOP團隊進駐到美術館後,與策展人、主管單位以及美術館安排的日本師傅們會合後,首先由團隊的指揮中心,依照設計圖向日本當地美術館的施作師父們,先行講解大致上的作品樣貌、編號方式與組裝流程。團隊依實驗室先前已規劃好的施作方式先行施作,了解組裝單一量體所需要耗費的時間為何,並且親自示範施作於師傅們。工作內容從拆解木箱、取出封膜、滑輪組抬升高度取出和單元量體,再進一步於空中定位高度與水平校正,最後再由一至兩位,負責將天花板垂吊下來的張線器與單元量體固定在一塊。
而在取出最後一塊單元量體時,ROSO COOP團隊決定在此作品背面留下每人的親筆簽名,研究生程昱維表示:「這是只屬於我們留在大師級作品上的印記,訴說著這段日子以來所付出的心血與成果!」當最後一塊組裝完成上去那刻,在場所有人都興奮不已,正在周圍展區布置的其他策展團隊似乎知道該件作品完工之後,也都紛紛聚集於作品前,終於能一睹那終於完成,而過程中令他們充滿好奇與期待的全貌。ROSOCOOP團隊也立馬把握這時機,換上逢甲大學特別的紅色學位服與「Muqarna Mutation」留下第一張合照。
 

 
開幕當天,盛郁庭老師表示:「這真的是一個困難非常高的專案,但我們ROSO做到了!看到這個作品打上展燈與流蘇布幕時,我們又再次對於這個作品的美麗而感到興奮與感動!」研究生洪維澤同學與龐宇軒同學也表示:「對於我們研究生來說,能夠一同參與這整個作品的一切,雖然非常非常累,但非常值得且榮幸。而且能夠趕在回國前觀賞「Muqarna Mutation」全貌與其他關於機器人、未來科技與人工智慧的作品時,更確信自己現在研究與發展的領域在未來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經過這次的合作,森美術館的館方和Michael皆對台灣學生與設計製作團隊大大表示讚賞,也在開展後持續延伸友誼,彼此詢問近況、告知目前展覽的情況,並且也彼此互相希望能夠有機會能再與對方合作或互訪。另外,森美術館也在開幕的一個月後,將這次展覽所出版的精美專書<未來藝術>海外郵寄給ROSO COOP,雜誌裡不僅收錄了本次所參展的<Muqarna Mutation>更收錄了這次展場裡所有關於機器人、未來建築與都市、科技藝術…等主題的作品簡介與照片。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