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是博雅、全人教育著重人文精神的闡揚-何寄澎中心主任

文: 2023.08.10 瀏覽數:2611

通識教育是博雅、全人教育 著重人文精神的闡揚 -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何寄澎中心主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文/陳書芸.攝影/許惠娟(EMBA 經管100)
轉載自逢甲人月刊第370期
更多校友資訊,歡迎加入逢甲大學校友網FaceBook
 
 
 
臺灣通識教育之備受重視,緣於臺灣大學虞兆中前校長與黃俊傑教授的共同推動,教育部於1984年未幾,首次訂下國內各大學學生必須修習4至6學分的通識課程,至1993年訂定各大學之共同必修科目為28個最低標準學分數,各校可依其環境、條件增開課程,至此,臺灣的通識教育在各大專院校中日漸扮演越趨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次專訪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何寄澎院長,為大家分享本校通識教育的辦學理念與發展現況。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何寄澎院長
 
通識教育以人文為本
何院長分享,除了臺灣大學,另一個較早開始落實通識教育、博雅教育的大學,正是以人文起家的東海大學,早期實施獨特的勞作教育,本意是要學生懂得維護自己所處的學習環境,這種既重視學生課業學習,亦重視學生勞作與服務,正是一種人文理念的彰顯,強調做人與求學並重。爰此,逢甲大學對於通識教育的定義即在「以人文為基礎,旨在培養學生於專業知能之外,具備人文、藝術、社會與自然學識均衡、貫通的素養,成為一個人格完整,關懷社會,追求真、善、美,並推己及人、付諸實踐的現代公民。」
 
何院長以永續議題為例,說明科技日新月異固然對人類文明的進步確實有益,但若一味重視科技發展,而忽略對人類各種議題(諸如:環境、族群、階級…等等)的關係與實踐,則永續便淪為空談。目前本校水湳新校地的共善樓正緊鑼密鼓的建造中,以「負建築」的生態友善與低碳永續設計理念,讓整體外觀融合地貌,如此的設計,正是以人文關懷作為出發點,而非僅以實際經濟效益作為考量。
 
通識教育課程變革
何院長表示本校過往通識課程在實作與應用面著力甚多,但在科技轉變與知識移轉更為快速的年代,通識教育的學習,反而要避免純專業化、過於技術應用導向、或只是零碎知識拼貼的課程設計,同時必須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具備人文思維與社會關懷質素、潛移默化道德與倫理的價值,讓學生懂得根本的學術理論與原理,且能含納相關歷史、文化、文明的認識。因此通識教育中心實施必、選修課程之相關變革,期望能更為貼近通識教育發展的最初理念,也就是以全人發展為目標的博雅、通才教育。112學年度開設「現代公民與社會實踐」、「科學與人文的對話」兩門通識必修課;選修課則劃分「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科技知識原理與趨勢浪潮」、「世界格局與歷史地理視野」、「人文藝術與社會經典教育」等四大領域,依各領域的發展宗旨,設計與調整選修課程。
 
選修:街區活化與聚落生態系期末成果發表展。
 
「現代公民與社會實踐」必修課程是以「關注社會現況」為核心,面對跨時代共通的議題,也可能是新時代產生的難題,探討諸如道德的時代命題、自由的邊界、族群的文化差異、律法的適用與矛盾等等,培養學生公民素養,能回應議題、付諸實踐。一時代有一時代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必須集合眾人之力回答這份考卷。為了促成合力,必須先認識彼此的差異,凝聚群體;為了回答考驗,必須先認識問題,爬梳脈絡,從而思考解決的方案,付諸回應。公民的素養便是在體群中實踐自我的價值,共善天下。
 
另一門必修課程「科學與人文的對話」,何院長用博士學位的英文PhD(Doctor of Philosophy)舉例,不論是工、商、法、人文、社會等各專業科系,博士學位之英文皆稱為PhD,顧名思義所有學科知識的背後有它的「哲學」,且始終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早年的文學家便以科學怪人的形象,象徵失控的科技,時至今日科技高速發展,例如人工智慧、太空科技、生物工程等領域,技術面的突破必須與社會倫理的堅持並重,考量整體社會的正向發展,以此確保:我們是人。本課程是以「科學理性與人文理念的對話」為核心,探索科學背後的人文關懷。科學與人文是一雙眼睛,共同認識完整的世界,既探索世界運行的原理,也追尋人存在世界的意義。
 
目前通識選修課程重新規劃為四大領域,「全球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領域課程是以學習「環境的永續發展」為宗旨,包含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兩大面向。自然環境的面向例如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過度開發帶來的環境汙染、自然資源的濫用導致枯竭等;並進一步思考人類社會如何應對自然環境的變遷,包括個人、社群、企業、政府等,如何規劃長遠的方案,自利利他。我們追求更好的自然環境,同時也追求更好的社會環境,人人都有責任為下一輪太平盛世先寫下備忘錄。
 
「科技知識原理與趨勢浪潮」領域課程是以學習「科技的務本與前瞻」為宗旨,從認識科學技術的知識原理出發,讓學生思考科技趨勢所帶來的各種層面的影響,發想創新的可能。科技從來不是憑空誕生,而是奠基在前人的摸索中,加速前進,讓不同領域建立對話的基礎,打造合作的契機,才有機會創造趨勢,成為造浪者。
 
「世界格局與歷史地理視野」領域課程是以學習「文化深度的國際視野」為宗旨,包括認識政治經濟的現況,以及深層的探討文化脈絡,如歷史記憶的影響、地理的風土民情、區域的互動經驗,乃至於宗教生命觀、道德價值觀等等的探索,開拓廣度深度兼具的國際視野。世界局勢變化快速,何院長表示通識課程應引導學生關注並開拓國際視野,從世界歷史、經濟、政治等諸多面向的學習,培養學生國際局勢分析與前瞻思考的能力。
 
「人文藝術與社會經典教育」領域課程則是以學習「美與超越價值的需求」為宗旨。人終其一生都在探索人性,科技可以日進千里,人性卻是千古如一。所謂經典,就是超越時代與地域,說出人性的共相;藝術,則能表現人性的各種可能。千古以來,人們嘗試著用藝術訴說著人性,本領域課程以藝術、人文經典對應之,一方面著重美學教育的薰陶,並啟發創意;一方面著重生命教育的思索,以人為本。
 
深化通識教育課程品質
「我經常跟同學們分享,作為大學生要學習『博覽』。我自己是唸文學的,但我不只會看文學的書籍或相關資訊,我也非常關心國際情勢。」何院長認為必須從歷史、地理等多面向的總體角度觀察人類、社會、乃至世界的發展,才能明白諸多現象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因素有哪些?以前的自然環境與現今自然環境的對比,有什麼差別?臺灣中南部面臨缺水、河川水量減少的原因又是什麼?只為了經濟利益而開發土地、大興建設,又會造成什麼影響?要能啟發學生面對社會現象,懂得提問、深思與內省,通識教育課程整體品質的提升就更為重要,而非只是課程數量的擴充。
 
除了多面向角度探討社會環境議題,工商起家的逢甲大學也希望透過人文藝術的薰陶,讓學生懂得欣賞、經典的音樂、文學、繪畫作品,藉由老師的引導讓學生的學習能深入淺出,而非流於粗淺的走馬看花。因此,持續不斷研擬課程改進的作法,提升通識課程的「質」,將課程深度再加深,透過一連串課程的調整與設計,引進優質的師資,開啟學生的人文思維與深化知識探索的精神,才對學生有真正的助益,這也是何院長與通識教育中心團隊所共同努力的目標。
 
何主任與通識中心團隊。

關鍵字:News+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